迁西县七项创新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
迁西是全省林业资源大县,是全省3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。全县森林覆盖率63.5%,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8.34万亩,以“围山转”工程为主的板栗经济林75万亩,2022年被省林长办确定为林长制改革示范点。
创新“林长+护林员+执法员”网格,实现森林管护精准化。该县创新建立“一长两员”护林机制,创新性将138万亩林地资源,按照地域、面积和类型划定林业责任网格,做到“山有人管、林有人护、责有人担”。
创新“大数据+瞭望眼+云平台”方法,实现森林监管智慧化。率先建设县大数据中心,将全县202个高点视频监控摄像头、1759个低点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、427个村居服务平台、1600个网格员手机App终端,全部纳入林长制科技管控技术支撑平台,实现“互联网+大数据中心+手机App终端”管理方式。
创新“林长+警长+检察长”模式,实现公益林保护法治化。率先建立“林长+警长”“林长+检察长”机制,开通涉林违法案件侦诉判的“快速通道”,形成打防结合、处置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。
创新“政府主导+大户承包+社会参与”路径,实现国土绿化投入多元化。2021年,造林大户投资7500万元,绿化美化8000余亩,社会自愿捐资1100余万元,围山转、鱼鳞坑等示范工程成为省市典型。
创新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体系,实现森林防火高效化。明确县、乡、村、护林员队伍“四级”联动联防职责,组建19台无人机监管队伍24小时巡回检查,重点林区、重点地段设立取水点850个,实现了“零火情”“零火灾”目标。
创新“网格+巡护+收容+打击”闭环,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化。建立县乡村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网格,完善“野保信息员+护林员+救助员”体系,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。
创新“森林保护+康养产业+全域旅游”机制,实现森林利用产业化。强力推进投资100亿元的庚水田园、投资3.6亿元的凤凰水城、投资16亿元的五虎山景区等康养旅游项目,创建完成6个国家级森林村庄、21个省级森林村庄、41个市级森林村庄,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。